黃浦江畔,雷達飛旋,鍵盤聲急。
“西南方向‘敵’機1架,正向你陣地方向抵近……”
空情就是命令!伴隨著一陣刺耳警報,只見上海某預備役高炮師雙35高炮預設陣地附近,兩輛光電干擾車卸掉偽裝,旋即進入發射狀態。
“目標鎖定,兩車齊射——”數千米外的“敵”紅外制導系統頓失功效……這是元旦前夕,上海某預備役高炮師實戰化條件下城市防衛作戰檢驗性演練中的一個鏡頭。“主角”就是該師城市防衛作戰中的奇兵——光電偽裝分隊。
反空襲作戰,電子防衛必不可少
光電偽裝分隊根據作戰使命和裝備的戰技術性能,優化編組,既可用于獨立防御作戰,又可用于組網集成作戰,通過快速實施大范圍、長時間、多波段煙幕防護,保護固定重要軍事和經濟目標或隨隊防護。
“它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集成度高、組網能力強,機動性好、反映速度快。”該師師長孫寧告訴記者,一般以班為單位,在全境機動部署,針對不同對象靈活運用隱真示假、電磁管控等戰術手段,構建動態的對空電子防線,可有效降低敵精確制導武器打擊精度,掩護重要目標,盡可能地彌補了對空掩護目標過多、電子防空作戰力量不足等問題,從而提升高炮部隊戰場生存能力。
一直以來,作為瀕海大都市低空防衛的重要力量,這個師高度重視偵察預警、指揮控制、火力打擊、綜合保障等的研究探討,先后擔負起總部、軍區賦予的一個團成建制實兵實彈演練、新大綱先行試點訓練、一體化實兵實彈城市防空演練、遂行完成奧運安保和世博安保等10多項重大任務,部隊戰斗力不斷躍升。 2014年底,該師被南京軍區評為“軍事斗爭準備先進單位”。
新的歷史時期,該師黨委帶領全師官兵緊跟新軍事變革步伐,立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現代突襲作戰這一使命任務要求,提出了以“斬斷敵突襲電子信息保障鏈路”為重點的電子防空體系建設設想。然而,由于裝備、人才等諸多客觀因素制約,電子防空體系建設雖然也展開了一些探索,但始終處于“配角”地位。
一次,部隊組織實戰化訓練,面對來犯“敵”機,某群高炮連官兵在上級正確指揮下,迅速搶占炮位,沉著應戰,憑著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能和準確空情,準備一舉擊落“敵機”。然而,開火同時也暴露目標,加上轉移過程中沒有必要防范措施,結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被鎖定的戰炮分隊很快遭到“敵”遠程火力打擊,喪失戰斗力,不得不提前撤出戰斗。
演練受挫警醒了全師官兵:增強防空兵反空襲作戰能力,必須嵌入電子對抗作戰。只有不斷提高電子攻防能力,斬斷敵空襲電子信息保障鏈路,才能在敵“看不見、聯不上、打不準”同時克敵制勝。
電子防空群中的一支奇兵
幾年前,針對信息化條件下瀕海大型城市防空作戰特點規律和地面防空作戰力量電子攻防能力需求,該師黨委經過反復論證,提出了以預警指揮中心、雷達干擾系統、衛星干擾系統、煙幕干擾系統、光電干擾系統及偽裝防護系統等“一中心、五系統”為重點的電子防空群建設構想,預編有衛星干擾、有源激光干擾、偽裝防護等功能的信息作戰分隊和工兵、偽裝、防化的偽裝防護分隊,從編制上實現由傳統防空向立體防空轉變。
某型光電干擾系統列裝后,在一沒教材、二沒經驗情況下,該師本著“先建先用、積極拓展”原則,從學習基本原理、裝備性能、使用技能入手,在全師范圍內深入開展了提高地面防空作戰力量電子防空能力的研究,通過組織各“電子防空”分隊之間、“電子防空”與火力防空之間模擬協同,摸索形成了信火一體部署、全境機動部署、打防結合部署等作戰運用原則。
“程序簡化、人員精干、口令簡捷,是光電偽裝分隊發揮城市防衛作戰‘奇兵’之效的關鍵!”在某群指揮所內,記者看到,該師參謀長武杰一個口令,就直接指揮到光電干擾車和隊,省去了不必要程序,大大提高了干擾分隊快反能力。
“光電干擾不是萬能的!”面對記者贊譽,武杰以抗擊敵巡航導彈為例,“首先要先保存自己,特別是面對多批次、多方向攻擊時,要發揮集中組網優勢,實施重點保護。”
他進一步介紹,光電干擾是一個系統,裝備性能決定了在抗擊干擾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抗擊時機和距離,盡可能縮短二次裝填時間,實現作戰效益最大化。
加快列裝電子防空作戰裝備
“電子防空作戰是一個體系,在未來戰爭占據重要地位。”采訪即將結束之時,師長孫寧告訴記者,按照“一中心、五系統”要求,光電偽裝分隊的裝備還遠遠不夠。
為此,近年來這個師專門從師團兩級作訓、偵察、通信抽調精干人員組成的電子防空攻關作戰研究小組;研究革新和協調落實部分電子作戰裝備,組織部分現有裝備車載化和綜合集成改造;他們還結合年度四級指揮所編組聯訓、部隊實戰化演習等重大軍事活動,重點針對各分系統機動展開、作戰編成部署、機動支援作戰等實戰運用問題展開論證。
對此,該師政委徐維春在新年開訓動員部署時強調:只有把對手想象得更強一些,把戰場環境設置得更復雜一些,把戰斗過程設想得更困難一些,才能在未來戰場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