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個蘋果改變世界的故事嗎?說的是上帝給了人類三個蘋果:第一個蘋果給了夏娃,有了人類的起源。第二個蘋果給了牛頓,有了萬有引力定理。第三個蘋果給了喬布斯,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則成了時髦的代名詞。如今,以蘋果為品牌的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正在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溝通模式。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宣稱,喬布斯一手締造的蘋果iPad系列平板電腦全球銷量已突破5500萬臺,而2012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將超過 1億臺。平板電腦,正以異軍突起之勢,成為時下最“潮”、最“炫”的科技產品。
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腦的快速發展,其功能日益強大、完善,不僅在游戲、教育、商業、汽車等領域大顯身手,還悄悄地滲入、擴張到了軍事領域。據了解,美海軍陸戰隊在2009年就采購了DRS技術公司的MRT軍用堅固型平板電腦,目前正考慮為每名士兵配發一部平板電腦,并將其列入標準裝備。今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也撥款2100萬美元,指定Invincea公司來改善平板電腦的安全性能,為下一步在軍隊中全面使用鋪平道路。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開始考慮或已著手為官兵配發平板電腦。面對這股正在涌動的“平板熱潮”,有關防務專家稱,平板電腦的軍事應用潛力十分巨大,未來戰場面貌或將因為平板電腦的介入而發生深刻變化。
集智能手機之所長,補傳統筆記本電腦之所短
品學兼優應征入伍
平板電腦指的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以觸摸屏作為基本輸入設備的個人電腦。外觀和手持機、筆記本電腦相似,大小一般在4英寸至10英寸之間,支持指手勢和多點觸控。平板電腦集智能手機之所長,補傳統筆記本電腦之所短。與智能手機相比,它具有更大的顯示屏幕、更高的性能,更適合于信息數據采集處理、模擬計算、戰場態勢顯示、作戰方案優選等對顯示屏幕和處理性能有更高要求的應用場合。與傳統筆記本電腦相比,平板電腦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支持手寫輸入或語音輸入功能,具有較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便于觸控操作,更適合作為便攜移動載體在戰場上使用,通常用于作戰指揮、車載顯示、手持導航、精密測繪、通信保障等。
更為重要的是平板電腦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可便捷安裝、靈活使用各種應用程序,進而使功能得到無限擴展。例如在應用波音公司開發的處理嫌犯程序之前,對美軍第82空降師的官兵來說,處理一個抓獲的恐怖分子耗時要3到4個小時。但在平板電腦上安裝這一程序后,流程就極為簡單了,只需打開程序,啟動平板電腦的內置攝像頭,拍下所抓獲人員的照片。然后再按下另一個按鈕,快速提取嫌犯的指紋。將其連接到一個安全的移動互聯網,那么該信息就可通過諸如陸軍FBCB2這樣的系統傳遞到戰術作戰中心或情報人員手中,而這一過程只需3-5分鐘。
正是由于平板電腦具有“品學兼優”的特點,很快吸引了包括美軍在內的各國軍隊的目光。他們毫不猶豫地發揚了“拿來主義”的精神,將這一高科技民用電子產品 “改頭換面”后正式推向了信息化戰場。
既可作為單兵攜行的信息終端,又可作為聯合作戰的指揮平臺
將士皆愛用途甚廣
其實,早在2008年美軍就給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執行任務的部分士兵發放iPad 平板電腦,電腦里儲存了詳細的任務清單、圖片等信息,還有當地人的日常用語,利用儲存的聲音信息,士兵們可以與當地軍民交流,改變了之前只能通過“手舞足蹈”和當地人溝通的窘境。當然,軍用平板電腦在戰場上的用途還遠不止這些。
作為單兵攜行裝備,軍用平板電腦通常被戰士們背在身后或縛在手臂上,還可利用固定支架、掛鉤等加載在車輛、坦克及裝甲車等軍用設備上。在具體運用中,它既可作為偵察裝置,又可作為控制終端,既可作為火控計算機,又可作為翻譯器,既可作為訓練輔助裝置,又可融入友軍跟蹤系統,完成情報偵察、外語翻譯、協助狙擊手精確射擊,甚至控制超小型無人機、發射導彈等一系列任務。據稱,美國奈特公司在M110狙擊槍上利用蘋果iphone、iPad軟件,可精密測算風速、子彈重力乃至地球自轉等因素對子彈軌道造成的偏差,甚至能對打擊效果作出預測評估。美國路德·馬丁公司開發的一款名為TacFleet 8的平板電腦,能夠無線控制并接收、傳輸地面車輛或無人機等空中飛行器傳感器的圖像、視頻等戰場信息,并使他們之間適時保持聯系,實現協同作戰。
作為指揮員的得力“參謀”,軍用平板電腦又能有效提高他們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指揮決策能力。據稱,AAI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巨型”觸控平板電腦,屏幕上可以顯示敵我雙方戰場態勢,就像戰爭游戲中的場景,手指所到之處可以看到敵方的空中支援基地、地面作戰力量分布等,使指揮員對整個戰局了然于胸。聯接戰場局域網后,即可構建起一個聯合作戰指揮平臺,指揮員在屏幕上點擊、移動不同的軍事圖標,平板電腦就能自動將指令迅速傳達到各個作戰基地以及各級指揮官。據稱,美軍還在開發一種專門適用于平板電腦的作戰模擬軟件,可對作戰行動方案進行模擬計算和精確評估,有效計算出采取各種行動的最大收益及可能的作戰損失,并對方案進行優選排序,輔助指揮員決策。
除此之外,平板電腦還可廣泛應用于戰時物資管理、戰場裝備搶修、戰地衛生救護等領域。戰場運來集裝箱,保障人員拿著平板電腦對箱體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箱內物資情況即可一目了然;維修人員帶著平板電腦進行裝備維修,等于隨身攜帶了一個海量數據庫;衛生員利用平板電腦把傷員的視頻畫面傳給后方,可以隨時得到醫療專家的 “場外指導”……
“全息影像”極具科幻色彩,“物物相聯”網聚多維力量
未來功能更加強大
據軍事專家預測,隨著全息影像技術、近場通訊技術、敵我識別技術的發展,未來軍用平板電腦還將具備三維圖像傳輸、數字地圖、危險告警等功能,發展前景極其誘人。作為單兵攜行裝備,平板電腦體積將更小、更加便攜和容易操控,將與槍支彈藥一樣成為士兵的必備裝備。那時的平板電腦借助全息影像技術將實現三維動畫圖像的傳輸,就像美國大片中那些突然從電腦中蹦出來的圖像一樣,隨手觸碰空氣中的圖像,就可以操控設備,還可視頻通話。而且這些圖像是 3D的,就像懸浮在空中的真實事物一樣,前線士兵感知戰場態勢更加逼真。同時,隨著敵我識別技術的發展,平板電腦中植入的密碼識別器會自動對周圍可疑人員進行問詢,類似雷達對飛機的問詢一樣,如果對方無應答或應答錯誤,則立即發出危險告警。
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平板電腦又有可能成為未來信息化戰場指揮員、戰斗員呼風喚雨的“綜合集成式武器”。如單兵信息系統,可借助平板電腦融入由戰術互聯網組織的聯合作戰體系,其作戰能力將隨著聯合的增強而倍增。據稱,雷神公司正在研究的一種名為“雷神智能戰術系統”的應用程序,戰士們只需利用平板電腦輸入查詢需求,就能與衛星、無人機等建立聯系,及時獲取周圍2公里范圍內的所有衛星圖像、空中偵察及地面通信提供的相關資料。波音公司也正在開發的“目標定位”程序,可幫助前線作戰人員隨時實現火力支援的呼叫。當前方指揮員認為需要呼叫火力支援時,只需打開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把數據傳遞到相應的作戰系統,包括作戰飛機以及全球快速打擊武器平臺等。完成數據傳遞之后,作戰平臺將自動實施精確火力打擊。
如何確保安全上陣?如何確?;ヂ摶ネ??
挑起大梁尚待時日
盡管軍用平板電腦擁有如此多的優勢,但想要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一戰成名,還需克服諸多障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其軟件及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在士兵陣亡或受傷時,軍用平板電腦必須確保敵人無法通過他們的平板電腦進入作戰、情報等平臺。另外,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把眼光關注于軍用平板電腦的硬件優勢,而忽略了其內在的“神經系統”——操作系統和軟件。這種疏忽,在戰時,就有可能成為被對手攻擊的死穴。前段時間,美國空軍特種行動部隊宣布放棄采購近3000臺iPad2平板電腦,就是因為這款平板電腦中安裝了俄羅斯研制的GoodReader閱讀軟件。
軍用平板電腦需克服的另一大障礙是安全穩定的網絡覆蓋,確保其互相之間能互聯互通。據稱,美軍為解決這個問題,還正在測試一款可讓操作人員部署備用移動網絡的設備。這款設備就好比是“手提箱中的信號發射塔”,能生成覆蓋范圍有限的無線網絡,可在服務不可靠或可能引起敵人注意時啟動。
超鏈接
民用商品的軍事化趨勢
在歷史上,軍用技術一直領先于民用技術。民用商品最早都是應用于軍事領域,用來強化軍事實力,并在多年以后才開始在民用市場普及。但從上世紀末期以來,以信息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加速推進,則標志著軍民通用技術時代的到來:民用技術和軍事技術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具有高度的軍民兩用性,民用領域的高新技術幾乎都可以用于軍事目的。美國商務部和國防部同時列出的關鍵技術中,有80%是軍民相通的。俄羅斯的這一比例也達到了70%以上。
時至今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又一次印證了民用商品的軍事化趨勢已經漸成大潮,不可逆轉。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已發展到10多萬家,許多企業在新材料、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超過軍工企業。面對洶涌的民用商品軍事化大潮,我們必須敢立潮頭,加快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這樣才能在戰略上贏得主動,為戰斗力生成獲取領先時代的強大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