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倫敦奧運帷幕將拉開,屆時,上海,乃至全國網民都將能通過網絡收看與奧運相關的新聞、視頻,許多來自倫敦的鮮活奧運資訊將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傳遍神州。而這一切的保證來自連接中國和歐美的數根海底光纜。
目前,在上海崇明島登陸的7條海底光纜中,中美海底光纜(CUCN)、亞歐三號海底光纜(SMW3)、亞太二號海底光纜(APCN2)、跨太平洋直達海底光纜(TPE),這幾條光纜是連接中國和歐美的重要紐帶。奧運會期間,在上海登陸的國際海底光纜承擔著大部分國際賽事視頻、新聞數據和國際電話的傳送任務,責任重大。
對于海底光纜而言,最大的敵人不是地震、海嘯,而是帆張網漁船。如果漁船正好在海光纜附近打錨撒網,很容易鉤住海光纜,引發故障。2011年,上海電信和海監漁政共出動護纜巡邏船4994艘次,勸離了帆張網船504條。
據悉,目前崇明海纜登陸局已對涉及到的維護站點、設備、線路、損落船只、相關人員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實施日夜嚴密監控,護纜船也隨時待命應對突發情況。
上海電信崇明海纜登陸局主任倪敬華對《IT時報》記者說,“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針對漁船的監控,上海電信和海監漁政需要派船到重點區域巡邏,但是這樣的巡邏是被動盲目的,極大地耗費人力物力?,F在,上海電信已經建立了"國際海纜路由
船舶動態監控系統",并融入了漁業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通過先進的
衛星定位方式,可以精確查看相關海域內漁船的具體位置,開展主動式監控。敲擊鍵盤,漁船的登記信息、聯系方式也"躍然紙上"。一旦海纜路由2海里范圍內的船有拋錨的態勢,系統便會提前預判報警。”
倪敬華說,“定位漁船之后,我們會通過電話和短信的方式提醒該漁船,如果它屢教不改,我們會聯系最近的護纜船到該位置進行勸離,將事故威脅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