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信息化發展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即“探索―模仿”、“融合―接軌”和“凝練―創新”。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國地區和城鄉差異顯著,不同行業和組織在信息化發展中存在多模式共存、多階段交叉的現象和特點。這就要求我國在信息化進程中必須把握好現實可行性與發展前瞻性的關系。細數我國信息化建設,智慧城市和物聯網建設,云計算發展等均在列。
信息化在企業轉型升級、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及國際競爭中具有關鍵作用。信息化水平不僅成為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而且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
從一定意義上說,信息化的過程是信息技術應用與經濟社會活動相融合的過程。在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雖然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會受到技術革新的推動,但主要是通過與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融合深度來體現的。一方面,融合深度反映了信息技術應用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性和戰略作用;另一方面,融合深度也反映了信息技術應用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智能程度。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網民數量劇增,網絡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大量新興技術、新型信息產品、新穎網絡應用形式的出現,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組織的運營方式。當前,信息技術應用與其傳統模式相比,呈現移動性(如泛在互聯、移動商務)、虛擬性(如虛擬體驗、賽博空間)、個性化(如精準營銷、推薦服務)、社會性(如社交媒體、社會商務)、復雜數據(如富媒體、大數據)等鮮明的新特征。這些新特征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兩者交錯互動、螺旋式演化的結果,形成了當前信息化實踐和發展的主流色調。特別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計算模式以及社會化網絡應用的涌現,進一步凸顯了這些新特征。
我國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
展望信息化發展的未來,信息技術應用將在下列若干領域呈現主流現象和趨勢,并給我國信息化進程乃至現代化建設帶來機遇和挑戰。
1、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
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是信息化在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系統領域的主要戰線。基于傳感技術的物物互聯和基于互聯網的人人互聯以及它們的集成應用,將使社區、交通、醫療、教育、消費、物流等服務平臺和城市現代化具有更高水平。
2、云計算平臺建設與大數據分析
云計算平臺建設與大數據分析是信息化在信息服務、信息資源虛擬配置和動態優化領域以及大數據分析領域的主要戰線。面向公共云、局域云和私有云的云數據平臺建設以及面向海量富媒體數據的深度信息分析技術,將使企業和區域擁有更多可獲資源和數據服務,進而提升其信息利用和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