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闡述了DCS集散控制系統的現場總線在甲醇制造中的應用,介紹了ABB DCS系統及Rosemount 3051s現場總線儀表所具有的全數字化通信、分散控制、穩定性的優點,最后介紹了該系統下FF儀表的組態。
【關鍵詞】
FF(Fieldbus Foundation)現場總線基金會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統
Industrial IT工業控制系統
FCS (Field Bus Control System)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一、DCS 系統簡述
自上個世紀80年代DCS問世以來,集散控制系統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成熟,并在工業控制領域中占主導地位。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ABB DCS系統的典型結構是上、下位機系統及其通信網絡,上位機稱為操作站、工程師站或操作站與工程師站共用, 操作站實現控制系統的控制操作、過程狀態顯示、報警狀態顯示、歷史數據的收集和各種趨勢顯示及報表生成與打印等;工程師站用來對軟件組態、系統生成與下裝程序等。下位機稱為現場控制站,它也是一個小型的PC系統,除了CPU,存儲器,通訊卡等設備以外,還附帶有各種擴展卡件?,F場控制站是對現場物理信號(包括開關信號,模擬量信號)進行實時采集并進行數據處理、控制運算,并將結果傳送到上位機;系統的網絡負責各種功能站之間的數據通信和聯絡。集散控制系統具有控制功能多樣、操作簡便、維護方便、可靠性高、便于與其他計算機聯用等優點,這也是它有別于PLC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FF 現場總線描述
現場總線技術是上個世紀80年代誕生的網絡通信技術,它不僅包含有過程控制信息交換,而且還包含設備管理信息的交流。通過現場總線,各種智能設備(智能變送器、調節法、分析儀和分布式I/O單元)可以方便地進行數據交換,過程控制策略可以完全在現場設備層次上實現,經歷十多年的發展,國際上成立了現場總線基金會(Fieldbus Foundation,FF),致力于開發國際上統一的現場總線協議。目前,使用較多的現場總線主要是基金會現場總線(FF總線)和PROFIBUS現場總線,應用現場總線技術可以將各種分布在控制現場的相關智能設備和I/O單元方便的連接在一起,構成控制系統,這種結構已經成為DCS發展的趨勢,FF的體系結構參照ISO/OSI模型的第1、2、7層協議,即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另外增加了用戶層。FF提供兩種物理標準:H1和H2。本文介紹Rosemount 3051s現場總線儀表是基于H1過程控制的低速總線,速率為31.25kbps,傳輸距離為200m、400m、1200m和1900m四種。H2的傳輸速率可為1Mbps和2.5Mbps兩種,其通信距離分別為750m和500m。物理傳輸介質可支持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協議符合IEC1158-2標準。
三、甲醇生產的簡單介紹
以天然氣為主要原料,輔助二氧化碳加壓催化氫化制甲醇是目前工業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以天然氣加二氧化碳為原料反應原理:3CH4+2H2O+CO2→4CH3OH
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氣制造,原料氣凈化,甲醇合成,初甲醇精餾等工序,整個工藝可以分為若干個工段:大氣壓縮,原料氣精脫硫,原料氣轉換工段,轉化氣壓縮,蒸汽制造,蒸汽冷凝,甲醇合成,初甲醇精餾,火炬,CO2制氣,引風機透平—潤滑油站,鍋爐給水—潤滑油站等工段。根據控制點可以設立兩個冗余現場控制站,DCS 結構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