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對許多人來說,變化不是容易接受的。泰隆電站作為國營公司,多年來享有大量的維修預算。但泰隆電站經受住了觀念沖突,將狀態監測的理念運用到了生產實踐中。
這篇文章涉及到不同的狀態監測技術,例如振動分析、油液分析和紅外熱像。雖然本文沒有提及化學、電氣診斷和測試等技術,但是這些技術在泰隆也有成功的應用。
2 泰隆的歷史
2.1 泰隆的觀念
泰隆在昆士蘭州建成了第一臺350MW發電機組。這比已經存在的機組發電功率大很多,能夠更好地保障整個電網的電力供應。為此,泰隆推行了一種新的管理策略:泰隆電站要消除故障停機的影響,使其有更加有效和更加可靠,成為世界范圍內發電行業中的佼佼者。
當時泰隆考慮到地處偏遠,所以設計時候要求是自我獨立系統。初始規劃中包含了工程、技術、貿易、勞力、以及各種設施。支持這個計劃所需的員工為650人。在當地建有住宅區為員工提供住宿。因此需要有人來維修這些房屋。另外需要人來養護周圍的草坪和花園。建筑物都配備有空調,因此制冷維修人員需要維護這些設施。
在四套機組中的第一套機組完成試運行后,輔助性的維護工作開始外包,場地看護、房屋維修、木工作業和管道設備是第一批推行外包的項目。非核心的維修如照明設備和電力維修,也被分配給了合同工。這使得員工的人數減少了大約400人。
2.2 預防維修程序
作為新一代的發電站,泰隆的管理層接受了預防維修的理念,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相應的管理模式。
在試運行階段,有一隊人發展出一個完整的預防維修程序,目的是利用這個程序消除任何可能發生的故障。只有部分項目使用了“狀態監測”的方法,例如電力測試、變壓器油分析、介電常數測試、水化學測試等等。
如果一個軸承發出雜音,這臺設備將立即進行停機檢修。即使有非常大的冗余,還是要求不會出現事后維修,從而導致了過多的預防維修操作。盡管運用了這個程序,故障仍然發生,但是頻率大大減少。狀態監測的概念當時沒有被接受。
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個小組,負責制定所有的維修作業,并為維修作業制定維修規程。這些被包括進預防維修程序以及后來的CMMS中。
備件的使用率非常高,歸于泰隆希望成為“世界頂尖”企業,要保持非常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笆澜珥敿狻北恍蜗蟮乇扔鳛楦呒夀I車羅爾斯羅伊斯。當檢修某個設備時,所有的部件將被替換。默認的潛規則就是,設備可以被檢修并恢復到比第一次安裝時還要好的性能。
除了極貴或極稀有的部件,通常不使用修復件,基本采用新的部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需要考慮成本的時候,才開始使用修復件。
2.3 檢修
泰隆第一次檢修是根據質保的要求制定的,其工作范圍既大又詳細。完成這項工作所花的時間與傳統電廠大修周期接近,大約3個月。
在此之后,又進行了一次關鍵檢查,只針對必要的項目,因此工作范圍也相應地進行調整。系統能夠迅速恢復生產,有效性得到提升。同時一些不必要工作或一些可以在平常時間完成的項目,被從檢修中剔除。剩下的工作根據關聯性進行調整,使得整個工作流程更加平順。在這之前,泰隆自己執行檢修工作。這之后,部分新的檢修程序通過聘用合同工來完成,而泰隆的員工進行監督管理。這些工作的開展,加上其他方面的努力,整個檢修的時間減少到6周。隨后,還進一步減少到4周。
2.4 狀態監測的開端
當狀態監測第一次被介紹時,它更多的只有一個標志。技術,尤其是振動分析,被認為是已經知曉的。技術不是用來正確地發現故障的趨勢,而是用來確定故障的存在。
最初的設備只能用來測量通頻值數據。后來購買的頻譜分析儀,需要安裝在手推車上,連接交流電源。頻譜分析能夠測定出振動的根源,但是由于大小和供電的限制,只用使用在已經知道有故障的設備上。下一個進展到磁帶記錄儀。采集的數據被發送到昆士蘭州電力委員會的工程部,在那里進行頻譜分析并生成報告。
1993年泰隆購買了CSI的2115設備分析儀,使振動分析工作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與現在CSI的設備比較,2115的速度稍慢,但其功能已經非常接近了?,F在泰隆擁有了設備,可以發展一個高效的狀態檢測程序,但與之配合的還是以往的預防維修模式。
在預防維修的策略下,人們開始預測故障并使用狀態監測技術來確定他們的猜測。這對于預防嚴重的故障很有好處。故障根源分析被用于糾正重復發生的故障,得到了預想的效果。
2.5 電力工業的管制解除
1997年昆士蘭州政府解除了對電力工業的管制。在管制解除之前,泰隆的目標很簡單:有效性和可靠性。在管制解除之后,有了另一個目標:經濟效益。這使得所有的項目實踐進行了再次的檢查,包括維修在內。
泰隆的工程師參加了關于RCM和類似主題的研討會,觀念發生了轉變。他推動購買RCM軟件和培訓,并最終他在答辯中獲勝,但并未實施。1997年RCM被正式介紹進入泰隆。對泰隆而言,已經習慣“事后維修”的模式,RCM被認為非常激進。RCM使工程師有機會遠離故障,但這對維修有了更高的要求。狀態檢修通常會被推薦給實施預防維修的企業。這使得狀態監測程序有基礎。
一隊RCM的提倡者們被聚集到一起,有計劃地回顧已知的有高維修預算的處理過程。這要求用來定義一個能達到95%或更高的可靠性的維修策略。這些目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達到。在增加設備的可靠性的同時,整個維修預算顯著地減少了。
3如今的泰隆
退休、辭職和新的發電機組建立,使得電廠的員工人數減少到現在的大約210人。維修隊伍也不得不削減。
3.1泰隆狀態監測的目標
泰隆運用狀態監測來發現故障并確定每次校準處理的時間,使得實現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目標同時,設備的壽命最大化。因此,任何時候,任何測點有故障隱患,都能及時監測。這些隱患被連續跟蹤監測,當出現故障時,及時制定維修計劃。當第一次發現故障時會有警告發出,這樣備品備件就能夠及時采購,檢修工作能及時規劃。這與泰隆原來計劃形成鮮明的對比。
采用了狀態監測后泰隆并沒有獲得“很多的節省“因為在預防維修中有了過維修。從歷史數據來看設備還沒有到足夠的使用年限進入它的風險范圍區。因為泰隆對狀態監測日益依賴,因此期望減少導致故障的維修要求,并希望有一個能減少維修費用的有效方法。
這些年泰隆的有效性指標是92%,這包括了強制的和計劃的停機。95%的有效性指標是正常的,今年控制系統的調整和發電轉子的重新繞組降低了預期。非計劃停機是2%。到目前為止,泰隆的有效率是96.4%。
3.2狀態監測的當前接受程度
過去4年的狀態監測已經被工人和管理人員所更多得接受。維修正在從狀態監測中取得提示以決定維修還是不維修。維修人員的削減也系統地降低了檢修設備的能力并且強制狀態監測的接受和利用。
維修的管理人員聯絡狀態監測部門變成正常的流程,當一個故障工單出現,必須確定故障程度和確定處理方法。很多設備的不必要的檢修被避免了,檢修工作也僅限于有缺陷的元件。
3.3 技術
目前,泰隆在狀態監測程序中已經開展了油液和振動分析。同時泰隆有意向增加紅外熱成像,是自行采購還是外包尚未決策。
3.3.1 油樣采集
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確定分析的具體內容。采樣技術和采樣位置需要確定,并在現場標識,采集是使用吸油泵,或從壓力管路中放出。
泰隆的檢修隊伍中有著經驗豐富的加油脂人員,他們將負責采樣、記錄,并把油樣送到外部的實驗室
泰隆的油液分析一度曾經比較混亂,原因是數據輸入全部是手工的。由于沒有在油樣瓶上粘貼預先印制的標簽,所有的表格和標注全部需要手工填寫,許多樣品的名稱采用了不規范的命名、縮寫或簡化,實驗室無法確定,于是只能生成新測點。趨勢分析變得非常困難。形勢迫使泰隆重新審視整個流程。
在對以往多年數據的檢查中,發現了大量重復的測點,因而對所有相關的數據和結果進行整合,所有的標識和描述進行統一。在往后的操作中預先打印所有標簽,保障統一性,事實證明效果非常理想。
3.3.2 油液分析
油液分析通過外部實驗室實施,結果通過電子郵件或文本的形式傳回。狀態監測小組將對結果進行進一步闡釋,然后在系統內部發布。
3.3.3 振動采集
與油液分析類似,針對企業關鍵部位的設備羅列出監測清單。泰隆的輔助設備在設計時留有冗余,因而沒有被包含在最初的清單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場人員意識到,即使有備用機組的設備也應該被放在監測清單中。
泰隆在建廠之初,許多設備的設計思路是運行到故障停機,是典型的事后維修模式。這意味著,在設備故障停機前,運行人員無法標注說該設備需要停止運行。隨著項目實施,當有人經過設備聽到或看到某些異常后,就可以及時通知狀態監測小組人員,對該設備及時進行檢查。由于缺乏歷史分析數據,無法斷定故障生成和發展的情況。所以,即使有備用機組,重要的輔機也進行定期的監測。
振動測點標志已經被安裝在了設備上,以實現良好的連接和可重復的讀取。數據一致性會使分析工作有極大的獲益。
泰隆有5個操作班組。其中的四個班組各負責一臺機組,而第五個班組負責電站(輔助的)設備。每個班組采集他們負責的設備區域上的振動數據。泰隆擁有一個強勢的總裁,他規定操作員必須采集數據。盡管有時候沒有及時采集數據,但大部分情況下操作人員還是及時把數據采集進入采集器。設備的操作運行時第一位的,但操作人員還是有充足的時間采集數據。
3.3.4振動分析
當振動分析開始時一個小組會采集數據并下載到電腦中。異常報告被生成,同時產生被分析數據設備的列表。
涉及這個程序的人員離開小組或去做其他職務,他們會使振動分析被擱淺。MSC(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