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應用系統框架圖 (一) 打包貼標系統 在貨物入庫前,設置打包區域(這一步驟也可以在產品生產線上完成)。 根據實際倉庫管理應用需求,將相應單品按指定數量打成獨立的包裝,將操作信息寫入標簽內,懸掛或粘貼標簽與包裝箱上。 (二) 出入庫檢驗系統 1、系統構成: ■ 出入庫RFID Station:固定式讀寫器Reader/天線,傳感器系統,過程控制器,指示燈,報警器,指示面板(指示收發貨信息,裝貨信息等) ■ 標簽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簽RPC,包裝箱標簽(粘貼型) 倉庫出入口配置圖 項目實施前進行模擬出入庫測試(批量讀取 同時讀取內存區信息 測試結果 2.RFID給倉庫管理帶來的收益 (1)、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庫存物資的進、銷、存狀況,實現信息透明的資產管理方式 (2)、無需實施傳統的盤點工作,從而減少物資的積壓,加速資金周轉,便于指導生產 (3)、解決了人工統計易出現人為差錯和信息交流不及時的傳統管理模式 (4)、減少了人工統計的工作量,提高作業效率 (5)、從技術手段上遏制不軌行為的發生 下面是一個貨盤的貨到達倉庫進行收貨作業的統計資料: 如果企業各倉庫和各分支機構的倉庫均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設備,并實現系統內的網絡連接,使之具備通行自動識別、進出實時記錄、授權通行、非法進出報警、信息查詢、數據分析等多種功能。對于實時、準確、完整地掌握物資流動情況,提高科學管理效能,將起到積極作用。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的實施,將有利于協助物流體系達到可靠的安全保障已成為企業信息化管理得力的伙伴,將更好地實現“有效監管”和“提高效益”的統一。 (三)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 1,系統構成 ■ 叉車堆放及揀貨RFID Station: 車載終端(WLAN),Reader/天線, ■ 標簽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簽RPC 2,典型應用流程 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通常應用于對托盤和大型容器上,Reader/天線連接在工業級的車載終端上(內置WLAN)。 3,應用收益 能夠自動的針對托盤堆放和揀貨,提高托盤貨物處理、計劃、和預測能力。 (四)盤點 工作人員采用手持終端讀取托盤標簽中的數據,托盤標簽中記錄了該托盤承載的商品的實際數量,可通過無線網絡實現實時的數據傳輸,或者以半天為時間單位采集數據后將數據以批處理的方式傳輸至后臺管理系統。 因此通過RFID技術的自動采集方式,可以實現無人工干預的全自動實時、分區盤點,并保證盤點操作的快速進行和盤點數據的準確。 (五)RFID系統應用 盡管供應鏈各個管理環節的應用多種多樣,但是對于RFID技術的應用可以歸納為幾個抽象的過程。就是:針對不同的包裝級別(單品、包裝箱、托盤),解決諸如傳送帶物品分揀識別、出入庫產品收發貨的識別、包裝過程中產品信息采集;叉車運行過程中的采集,移動數據采集等過程。對于面對不同包裝級別的各個過程,企業有不同的收益狀況。 A傳送帶 B出入庫 C包 裝 D高空采集 E移動采集 F車載采集 G打印標簽 (六)RFID投資收益模型 收入增加: ?收入增加: ?將庫存的可用性提高 5% 至 10% ?由于庫存可用性的提高,銷售將提高 3%至 7% ?將顧客的保持度提高 0.3%至 0.5% ?后勤管理中回收率提高將使利潤提高25% 至 40% ?回收管理的改進 將使總收入提高1% 至 2% 成本減縮: ? 由于盜竊而遭受的損失減少 40% 至 50% ? 送貨速度提高 10% ?人工成本的減少: ?場地管理減少 30% ?減少物品存儲的人工成本可達65% ?減少存貨成本可達 25% ?可減少循環計算成本可達 25% ?提高倉庫產品的吞吐量可達 20% ?減少損壞率和過期商品的銷賬可達 20% ?減少丟失包裹而導致的投訴可達 98% (七)RFID項目實施考慮的問題 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中的成功應用案例 RFID(射頻識別)庫存跟蹤系統是指將RFID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