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統通過調度自動化SCADA系統采集全網各節點運行電壓、無功功率、有功功率等實時數據并進行在線分析和計算,在確保電網與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以各節點電壓合格為約束條件,從全網角度進行無功電壓優化控制,實現無功補償設備投入合理和無功分層就地平衡與穩定電壓,實現主變分接開關調節次數最少和電容器投切最合理、電壓合格率最高和輸電網損率最小的綜合優化目標,進行綜合優化處理后,形成有載調壓變壓器分接開關調節、無功補償設備投切控制指令,借助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四遙”功能,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通過調度控制中心自動執行,從而實現對電網內各變電所的有載調壓裝置和無功補償設備的集中監視、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實現了地區電網無功電壓優化運行閉環控制。
目前馬鞍山地區電網,除采石、長龍山、劉村無控制權外,其余各站都處于自動化控制運行狀態。經過對馬鞍山地區電網的分析,馬鞍山供電公司使用電網無功電壓優化運行集中控制系統,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減少了有載調壓變壓器分接頭開關動作次數。
有載調壓變壓器分接頭調節次數可以明顯降低(降低次數與電網結構有關),這不但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減輕了檢修勞動強度。
2. 提高了地區受電功率因數,增加了無功補償設備利用率,無功補償設備的平均利用率達到80%以上,確保了所有變電所電容器合理投入。
3. 減少電能損耗,取得了明顯的降損節能效益。
使用該系統后電網線損率明顯下降達(0.2-0.54)%,降損節電效益顯著。當然具體降損效果與用戶現有的電網結構、設備狀態等因素也有關系。
4. 提高電壓質量
使用該系統后電壓合格率明顯大幅度提高,平均合格率達到99% 以上。
減輕了集控中心值班人員勞動強度,避免了人為誤差,真正實現了全網無功電壓實時控制,完善并提高了無人值班變電所自動化水平。
5、人機界面友好,提高了用戶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