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食品安全
近年來,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的考驗著我們的生活。2005年的“蘇丹紅一號”,2008年的“三聚氰胺”,2009年的“OMP”,以及近兩年的“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饅頭”等頻繁發生,不斷威脅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如何有效的對食品進行跟蹤和追溯,已經迫在眉睫。
2010年年初,由中央牽頭,三位副總理和15位部長組成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統籌指導、部署全國的食品安全工作,重點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機制。2010年12月,商務部和財政部研究制定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總體方案,從城市意愿、流通基礎設施、運行維護費用保障等多方面考慮,通過專家評審的方式最終確定上海、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南京、杭州、成都、昆明、無錫等10個城市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中央財政專門安排資金用于支持追溯體系建設。
二、關于食品溯源系統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是一個能夠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提供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食品溯源系統的技術構成
1 RFID信息技術采集
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將利用RFID先進的技術并依托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實現信息融合、查詢、監控,為每一個生產階段以及分銷到最終消費領域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每件貨品安全性、食品成分來源及庫存控制的合理決策,實現食品安全預警機制。RFID技術貫穿于食品安全始終,包括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全過程嚴格控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形成各類食品企業生產銷售的閉環生產,以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放心食品,并可確保供應鏈的高質量數據交流,讓食品行業徹底實施食品的源頭追蹤以及在食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2 WSN物聯網技術
WSN(無線傳感器網絡)就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被感知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三個要素。而構成WSN網絡的重要技術,zigbee技術以其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優勢,逐漸被市場所接受。
Zigbee無線技術,具有遠距離傳輸特性,順舟科技采用加強型的zigbee技術,推出的zigbee無線數傳模塊,符合工業標準應用的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它具有安裝尺寸小、通訊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組網靈活等優點和特性;可實現多設備間的數據透明傳輸;可組MESH型的網狀網絡結構,在食品溯源體系中主要是實現對相關數據的傳輸與信息交互。
3 EPC全球產品電子代碼體系
EPC的全稱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稱為產品電子代碼。EPC的載體是RFID電子標簽,并借助互聯網來實現信息的傳遞。EPC旨在為沒意見單品建立全球的、開放的標識標準,實現全球范圍內對單件產品的跟蹤與追溯,從而有效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EPC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綜合的系統。
食品溯源系統將結合EPC技術,把所有的流通環節(包括生產、運輸、零售)統一起來,組成一個開放的、可查詢的EPC物聯網,從而大大提高對食品的追溯。
4 物流跟蹤定位技術(GIS/GPS)
要做到食品追溯,就要貫穿整個食品的過程,包括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全過程必須嚴格控制,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以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放心食品,并可確保供應鏈的高質量數據交流,讓食品行業徹底實施食品的源頭追蹤以及在食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因此,物流運輸環節對于整個食品的安全來說就顯得異常重要。
GIS(地理信息系統)和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技術的運用,正好解決了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準確跟蹤和實時定位的難題。GIS是以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的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是一種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強大的地理信息空間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徑優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利用地球同步衛星與地面接收裝置組成的,可以實時進行計算當前目標裝置(接收裝置)的經緯度坐標,以實現定位功能的系統?,F在越來越多的物流系統采用GIS與GPS結合,以確定運輸車輛的運行狀況。食品溯源系統通過組建一張運輸定位系統,可以有效的對食品進行監控與定位。
四、食品溯源架構
1 上層數據中心:主要是由相關監督管理部門,通過構建追溯信息查詢系統,對每一個過程的流通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能夠滿足食品監管部門對食品流通各個環節的監管,并在監管的基礎上實現了食品流通環節重要數據的統計和關鍵數據的分析等功能,供相關部門決策。
2 下層運營管理:主要包括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和銷售環節,以及中間的物流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信息的共享與數據查詢服務,包括相關食品流通中的檔案資料,都可以隨時調用,做到每一個環節都不落下,每環節之間都緊密相連。
五、技術優勢
1 實現對生產地、批發市場、超市等流通環節的食品信息全稱記錄,達到環環相扣,有據可查的效果;
2 采用zigbee等物聯網技術,使各環節緊急的銜接在一起,避免食品流通過程中的數據丟失或人為干預流通,保障食品安全可信賴;
3 整個系統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方便每一個消費者、管理者能夠很方便快捷的了解到食品的來源與運輸過程,提高對食品的安全監護。